![](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angry_smile.gif)
[解開死亡謎團的206塊拼圖]
本來是期望內容是記實各案件的破案手法跟經過,不過作者其實蠻有職業道德的所以這部份著墨不多,比較多是描述她此生做為法醫的心路歷程跟工作軌跡。可以當做類傳記來看,期望看類似CSI 之類的內容的人這本可以跳過了。想把他當教科書的人也可以跳過,這本真的比較像自傳。 是不難看,可以知道現在鑑識科學有發展到哪些領域。
打開預約書單發現我預約了一堆關於生死的書,什麼「一千個裸體陌生人;看見死的孤寂與瘋狂」、「命案現場清潔師」、「靈魂覺醒」、「創傷清潔工:與死屍、腐屋、精神病交手」... 老實說這書單我自己看了都覺得恐怖。
[記一忘三二]
中國作家李娟的散文小品集,很輕鬆的一本書。看她寫她跟她媽住在新疆的小日子蠻有趣的,她對於一些荒謬情況的譬喻很口語跟爆笑,想殺時間可以找來看。
[人生不是名利場]
這本倒是讓我蠻驚豔的,作者是黎智英,就是蘋果日報的老闆。
先不管說這本是他口述他人代筆還是親自執筆,重點是他內心的哲學跟理念其實比很多人還要飽滿立體。前半本大多著墨在他對於生活中的各種感觸,旅行的記憶、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人、小時候吃苦&偷渡到香港等等的經歷... 很佩服他不停往前衝的毅力跟勇氣。後半本著墨很多香港的政治狀況,很有意思的是,小時候他住廣州,父親早就逃到香港,而留在廣州的母親則被抓去勞改,過了幾年他才隻身偷渡到香港展開新人生,所以他相當珍惜民主自由。一個經歷過兩種體制的人選擇民主自由,我覺得這蠻有其代表意義的。
我只能說他真的很有種,對他大大改觀了。(應該說之前我根本對他不熟哈哈哈哪有什麼觀) 這本有意思。
***
除了這四本外其實這陣子也讀了不少書,不過這四本比較想拿來說說...
我平常閱讀的類型大致上有生死類 or 犯罪法醫實錄類、散文類、自傳類、哲學類、推理小說類、日本小說類、心理精神類、植物學類、天文類、商業書籍類、記實類... ,其他就如果翻翻覺得不錯就看。純文學類的書我反倒不常看。(完全不是文學少女料) 去年跟一個平常超級大辣辣&奔放的同事一起去逛書展,她小姐狂收文學類書籍真是嚇到我,因為跟她平常形象真的很不一樣;不過當時滿手生死類型書的我也沒啥資格對別人震驚...
之後有看到什麼比較有印象的書再來介紹給大家,或是如果看到瞎到讓人想狂吐槽的 (比如之前寫過的簡愛) 也來說書給大家看。